马骝洲水道位于保税区和横琴新区之间,全长11km,河宽500m,可通航1000T级船舶,是粤西各地通往港、澳的重要水道,分流水量约占磨刀门泄量的28%。马骝洲水道经规划整治后,形成河面宽500m,呈单一、稳定的通航水道,并受导堤的约束作用。
洪湾涌是前山河重要支流,与前山河河道相连、河水相通,不仅是区域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,也是城市重要的滨水景观带和开敞空间带。洪湾涌下游经洪湾水闸流入马骝洲水道,河长5km,河宽80~200m不等。洪湾涌比降平缓、流速不大、河床稳定。
天沐河横贯横琴新区东西,是横琴新区内最大河涌,平均宽度60m,最宽处约400m,全长约8km。天沐河坡度较缓,为自然河道断面,河道东西两端有水闸控制防潮和排洪。
鸭涌河为珠澳两地共管河道,早在1999年拱北口岸建成以前,从拱北湾自东向西贯通、至前山河石角咀水闸外青州水域汇入筷子基内港,后经湾仔水道入海。后由于珠澳口岸建设需要,鸭涌河上游段被封堵,现状全场约2.3km,宽度约15m~40m不等。
保税区内主要排洪渠有保税西排洪渠、保税中排洪渠等。
横琴新区目前正处于快速开发建设阶段。根据《珠海市横琴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专项规划》,横琴新区内规划排洪渠83条,截洪沟22条。
水资源:2015年片区内降雨量为1644.1mm,片区内主要涉及的横琴新区和保税区用水总量分别为1537万m3和293万m3,并且全部为工业和生活用水量;万元GDP用水量分别为17m3和6m3;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(含火电)分别为6m3和7m3。
2015年,香洲区供水量为22265万立方米,人均综合用水量235立方米,居民生活人均用水量277升/日。
水安全:目前马骝洲水道流域南湾片区堤防工程主要由中珠联围组成,在珠海市境内堤防堤段总长14.9km,已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;横琴新区外江堤防长约24km,设防20-50年一遇防洪标准。马骝洲水道流域南湾片区现状共有2座外江水闸,即洪湾水闸、洪西水闸,集中在中珠联围和洪湾渠,设防标准分别为100年一遇和20年一遇;横琴岛上共有外江闸2座,即深井水闸、二井围水闸,设防标准为20年一遇。马骝洲水道流域南湾片区的湾仔城区、南屏科技工业园、保税区、香工区等建成区已形成相对独立的雨水排放系统。
水环境:现状片区内有南区给水厂,服务范围为南屏片区以及横琴新区,现状规模为12万m3/d。南区水质净化厂,处理规模为9万m3/d;片区内现有水库8座;横琴新区范围内共规划有83条排洪渠、22条截洪沟,排洪渠和截洪沟多处于建设施工和设计阶段;片区内海堤总长度为57km;保税区内主要水闸有3座,分别为洪湾闸、洪西闸、碑口闸。本流域内没有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名单的水体。
本流域内片区的三处入河排污口主要集中在南屏湾仔片区,有设置检测设备;南湾污水系统现已建成南湾大道污水干管、南琴路污水干管、沿海高速直线污水干管,已建成南区水质净化厂,现状规模为9.0万立方米/天。日平均污泥无害化处理量为17.85吨/天;本流域内生活垃圾采用“收集站+后装式垃圾压缩车”的收集方式,再转运至西坑尾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。
马骝洲水道片区河长
河道 (流域片区) |
市级河长 |
职务 |
各区 |
区级 河长 |
职务 |
马骝洲水道(含前山河流域南、十字门水道、湾仔水道、保税区及横琴区) |
阎武 |
副市长 |
香洲区 |
颜洪 |
区委书记 |
横琴新区 |
牛敬 |
区党委书记 |
|||
保税区 |
牛敬 |
区党委书记 |